《經驗復盤與案例萃取內化》?
主講老師:劉睿老師
目標 學員 | 企業內優秀的管理干部、業務精英、技術能手等專家級人員 | 授課 課時 | 2天 | ||
課程 說明 | 本課程為TTD重塑賦能型培訓師系列課程之高階課程。不論是組織還是個人,在成長的歷程中會積累非常多的經驗(成功的和失敗的),那這些過往的經驗能否被傳承和復制呢?本課程將從復盤的角度入手,通過嚴謹的復盤流程,將過往的經驗轉化為真正的可應用、可傳承、可迭代的工具、方法、模型。從而為組織發展、績效改進、個人成長創造不可替代的價值。 | ||||
學員 收益 | 1、 通過學習,讓學員明白,經驗的傳承一定是要先經過嚴謹的復盤,然后再萃取應用; 2、 通過學習,讓學員學會科學的復盤方法; 3、 通過復盤工具的應用,學會最佳實踐萃??; 4、 學會整套的復盤、萃取工具,并能夠熟練的應用到日后的工作當中,為組織和的人的傳承、迭代創造價值。 | ||||
教學 形式 | 講授50%,實操+點評+輔導50% | 學員 準備 | 提前準備好需要萃取的案例或其他素材 | ||
課程 架構
|
|
課程大綱
章節內容 | 章節目標 | 時長 |
大綱一:什么是經驗?為什么要做經驗復盤? (一)經驗形成的路徑圖 1、經驗&最佳實踐 2、經驗形成的路徑圖 (二)什么是復盤?復盤和萃取的關系及價值? 1、復盤的起源及商業化應用 2、復盤&萃取能分開嗎? 3、復盤萃取的戰略性價值模型 (三)四個維度決定了經驗的復盤性 1、經驗的四個標簽 (1)可傳承 (2)個性化 (3)陳舊性 (4)失敗的 2、用四個維度來考量 (四)失敗的經驗需要復盤嗎? | 本章節采用團隊共創的方式,引導學員正確認知復盤和萃取,為接下來的成果輸出打下基礎。 | 1.5小時 |
大綱二:用產品思維看經驗復盤與萃取的價值 (一)能否輸出可視化成果(需求)? 1、培訓用的課件 2、啟發式的案例 3、解決問題的方法 4、績優化的流程/步驟 5、通用性強的工具/模型 (二)期望受眾對象與萃取小組組建 1、受眾對象分析 (1)特定性受眾 (2)普通性受眾 (3)不同受眾群體的適用場景 2、萃取小組成員的構成 (三)萃取目標與績效或能力的關系 1、目標和績效的關系 2、目標和能力改善的關系 (四)主題確認與轉化目標撰寫 1、基于關系分析將主題聚焦并確定 2、基于主題撰寫萃取目標 | 本章節的學習目的: 1、知道經驗萃取后能轉化哪些成果; 2、能準確做好對象及目標分析,并撰寫出轉化目標。 | 1.5小時 |
本章節需要對主題及目標進行實操撰寫,并點評改善 | ||
大綱三:復盤與萃取全系統實操 (一)經驗還原是基石 1、運用還原卡做完整性還原 2、還原中的禁忌與規避方法 (二)關鍵要素提煉與自我覺察 1、用團隊共創提煉關鍵要素 2、將關鍵要素進行分類排序 (三)關鍵要素一度復盤分析 1、用量表做價值分析 2、四個維度分析并探尋限制條件 (四)基于限制條件的解決方案 1、辨別限制條件的真偽 2、運用天盤思維工具&三門系統工具對限制條件進行分析解決 (五)基于解決方案做二度復盤 (六)萃取出最佳元素 1、元素提煉與歸類 | 本章節達成兩個目標: 1、讓學員知道并學會怎么做經驗還原; 2、讓學員學會并熟練應用量表做復盤分析; 3、讓學員明白限制條件對組織傳承的影響,并指知道運用工具進行解決; 4、梳理并萃取出最佳實踐 | 3小時 |
本章節需要全流程實操演練+輔導點評 | ||
大綱四:成果轉化與輸出 (一)將經驗轉化為課程 1、辨別能轉化為課程的維度 2、課程核心內容搭建 (二)將經驗轉化為案例 1、辨別能轉化為案例的維度 2、完整的案例編寫 (三)將經驗轉化為流程 1、辨別能轉化為流程的維度 2、流程建模 (四)將經驗轉化為工具 1、制作成工具表單 2、設計成通用模型 | 本章節的主要目的就是做成果輸出,或者是課程、或者是案例、或者是工具、方法等,也可以是綜合體。 | 3小時 |
本章節過程中全程實操+輔導+點評 | ||
大綱五:行動計劃的制訂與風險預案 (一)基于應用場景制定行動計劃 1、場景化行動計劃表編寫 (二)執行中的風險點及預防 1、復盤分析探尋風險點 2、設計風險預案 (三)形成操作手冊 | 本章節的主要目的是要將最佳成果進行落地化設計,并能夠有效執行,以及有效規避執行中的風險點。 | 3小時 |
本章節結束后,各組選代表進行成果匯報 |
課程結束——回顧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