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貸款清收處置涉及法律問題》
講師:儀老師
[課程背景] 近年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以及互聯網沖擊下傳統商業模式的巨大轉變等因素,導致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不斷積聚。然而,在商業銀行信貸實務中,不良貸款的清收策略與清收實戰均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有效戰術指導,導致不能及時采取風險控制措施或采取恰當的清收策略而形成實質風險。
本課程系通過不良貸款清收處置的解決方法及有關典型案例,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管理與清收工作提供有效指導。
[課程目標]
ü為商業銀行提供信貸風險識別和防控的有效工具和方法;
ü針對四類不良信貸客戶,提供四種相對應的清收策略;
ü闡釋不良資產處置的策略及方法。
[授課形式]結構型知識講授+典型案例研習+互動型研討
[授課對象]商業銀行風險條線中高級管理人員、骨干管理人員、有培養價值客戶經理。
[課程目錄]
模塊一:信貸風險成因與識別
第一部分 信貸風險概論與成因
一、信貸業務監管核心
二、經濟周期與問題貸款波動
三、信貸紀律問題
1.貸款用途
2.首付問題
3.客戶風險控制問題
四、風險因素
1.外部風險因素
2.內部風險因素
3.操作風險因素
第二部分 客戶準入與信貸風險
一、客戶分析方法
1.小微企業特性
2.三個層面分析
3.目標市場中最重要的C
4.客戶分析步驟
二、軟信息的偏差分析法
1.年齡與經營
2.家庭與經營
3.經營場所匹配度
4.征信記錄與信用
三、擔保(抵押人)軟信息檢驗
四、財務交叉檢驗中的重大偏差因素
第三部分 貸后風險點識別與不良清收銜接
一、信貸業務貸后的原則
1.重要性原則
2.實質大于形式原則
三、風險識別的基本方法
1.非現場檢查
2.現場檢查
二、抵押或擔保有效性
1.共有房產
2.第三方抵押
3.最高額擔保陷阱
4.抵押或擔保的合法性
三、保證金合法性及處置可能性
1.保證金生效的要件
2.保證金扣劃的法律規定
模塊二:不良貸款清收涉及法律問題
第一部分 不良資產案件法律催收有關法律問題
一、法律催收
1.什么是法律催收
2.法律催收的適用條件
3.法律催收的處置周期
4.法律催收的優點
5.法律催收的不足
6.法律催收實務中應注意的有關法律問題
(1)立案前應注意哪些問題
(2)、依法如何挽救過時效債權
(一)中斷訴訟時效的措施
(二)過時效債權的補救措施
(3)、如何落實擔保責任,避免擔保權利喪失
(一) 及時向保證人主張權利,避免保證人脫保。
(二)依法維護抵押權效力,及時行使抵押權
(三)妥善保管質物或權利憑證,及時行使質權,避免損害賠償責任
(四)進行貸款展期等合同變更時,注意避免擔保權利喪失
(五)以貸還貸方式盤活不良貸款注意避免擔保權利喪失
(六)積極挽救無效擔保,不能挽救時需追究擔保人的賠償責任
(4)、如何掌握債務人財產線索,提高清收成效。
7、司法清收方法(著重講解司法清收的種類以及在司法清收中的證據效力)。
(一)申請支付令
(二)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經公證的債權文書
(三)通過特別程序實現擔保物權
(四)以物抵債
(五)起訴仲裁清收不良
(六)法律對執行手段的實現和保障(加大執行力度,追加和變更被執行人、執行異議等內容)
第二部分 不良貸款清收的相關法律解讀
一、訴訟決策
1.概念
2.訴訟決策的依據
二、訴訟策略
三、關于管轄問題
1.如何選擇管轄法院
2.擔保糾紛的管轄
四、訴訟時效問題
1.法律規定
2.通知催收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注意事項
3.超訴訟時效問題
①超訴訟時效的催收方式
②保證責任滅失的情形
③抵消權的運用
五、財產保全
1.法律規定
2.訴前保全
3.訴訟保全
4.重復保全措施
六、行使擔保權力
1.法律規定
2.保證方式及擔保責任
3.保證期間與訴訟時效
4.擔保人的控辯權
七、行使抵押權
1.法律規定
2.出租財產上設定的抵押
3.抵押權實現的法律風險
4.住宅抵押的特殊處理
第三部分 不良資產處置的方式及案例
一、資產重組
1.不良貸款重組的類型
2.借新還舊的作用與類別
3.抵押物的更換與解除
4.擔保方式的調整與免除
5.新增貸款的條件與保障
二、多樣化出售
1.公開拍賣
2.協議轉讓
3.招標轉讓
4.競價轉讓
5.打包處置
三、聯合運作模式
1.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發展之路
2.處置案例
二、通道模式
1.AMC產業鏈
2.AMC處置方式
三、企業并購重組
1.債轉股及政策
2.運作模式
四、業務外包模式
1.業務外包的優缺點
2.業務外部的合規性問題
3.業務外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