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金融服務與創新
課程目標:
1. 讓學員充分了解新形勢下“三農”金融工作的背景和主流觀點
2. 了解互聯網對于農村金融工作的影響以及意義
3. 深刻理解金融服務對于“三農”的三大具體目標
4. 討論如何通過這三大目標去實現“三農”金融服務的持續創新
課程時間:一天/半天課程
授課對象:信貸業務部門
授課方法:講授+案例研討
第一單元 農村金融服務的機遇
1、目前農村金融服務情況
1.1機遇
1.1.1內部機遇
農行多年以來服務區域農業所積累沉淀的數據
1.1.2外部機遇
互聯網/大數據為為“三農”金融服務帶來的機遇
2、農村金融市場的現狀
2.1農業發展滯后
2.2.1農業種植業
2.2.2農業養殖業
2.2.3農村種養殖業生產加工
2.2.4農村個人
2.2農村投入不足
2.3農民:城市轉移
3、農村金融市場的供給情況
3.1大型金融機構撤出
3.2農信成為主體(國內大多數區域如此,拉薩例外)
3.3郵儲銀行跟進
3.4民間借貸猖獗
4、發展形勢
4.1關于互聯網+金融的那點事兒
4.1.1互聯網企業:電商
4.1.2傳統金融機構: 移動支付和線上金融服務
4.1.3 P2P網貸平臺終端業務的布局(宜農貸)
4.1.4 支付行業企業在國內終端金融服務的布局
4.1.5 農村經濟個體的實質
農村小微企業的概念
第二單元 “三農”金融服務的內容及面臨的主要問題
1、關于“三農”貸款服務
1.1涉農貸款營銷服務
1.2涉農貸款信用建設服務
1.3涉農貸款的增值服務
2、農村金融市場的主要問題
2.1農業經營風險大
2.2農村客戶分散經營成本高
2.3農戶貸款信息不對稱嚴重
2.4普遍缺乏抵押物
2.5正規金融的金融抑制程度嚴重
3、“三農”金融服務的使命
3.1籌措資金
3.2建立信用
3.3能力建設
4、金融服務差異化的重要性
4.1差異化服務的本質:營銷與風險控制
4.2差異化金融服務所帶來的好處
第三單元、“三農問題”的癥結:小農經濟與市場經濟的沖突和矛盾
1、中國小農經濟的生產力與“分田到戶”的生產關系
1.1承包制的成功只是證明了小農經濟的合理性,
1.2沒有證明小農經濟的優越性和先進性
2、解決“三農問題”就是要“消滅小農經濟”
2.1一個是市場經濟的兩極分化道路
2.2另一個是集體化的道路
第四單元、“三農政策”最近解讀
1、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確定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
1.1 2020年,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1.2 203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1.3 2050年,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2、未來的發展趨勢: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
2.1農業的出路在現代化:投入要真金白銀 解決“錢從哪來”
2.2多種舉措 扶持培養人才
2.3探索“三權分置” 增農民財產性收入
第五單元 如何進行“三農”金融服務的創新
1、如何進行農業金融服務的創新
1.1創新要有需求
1.1.1關于需求的層次
1.1.2金融需求的普遍性
1.1.3多樣化差異化的需求
1、貸款需求
2、結算需求
3、理財需求
4、其他非金融需求
1.2創新要有設計與借鑒
1.2.1創新的設計:基于大量的數據
1.2.2創新的借鑒
1.3創新要有實踐
1.3.1創新結果的檢驗
2、案例:
2.1關于榆次融信村鎮銀行:晉享其中平臺
2.2關于承德郵儲銀行:三農信貸產品差異化信貸產品定價
2.3關于浙江紹興瑞豐銀行:三農批量營銷渠道策略的案例
第六單元、農村金融市場的趨勢分析
1、培育發展龍頭企業
1.1加大對農業類公司的培育
1.2通過龍頭企業做融資
2、完善抵押擔保機制
2.1土地經營權、林權等質押
2.2專業擔保機構擔保
2.3保險機構參與
3、互聯網與普惠金融
3.1互聯網機構的滲透:農村淘寶
3.2小額信貸技術的突破:國內小額貸款的幾種形式介紹
3.3農村征信的瓶頸
4、政策性與商業性金融業務的分工明確
4.1政策性金融機構功能
4.2商業性金融業務定位
第七單元 農村金融服務的那點事兒
1、關于情、理、法的那點事兒(情字當頭的由來)
2、農村金融工作的三易(不易、變易、簡易)
3、關于人性和人心的思考